第459章 魔改电池-《重生之实业大亨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未来的比迪公司,市值已经向着万亿大关迈进了,而船夫哥的身家,也突破了千亿。

    投资刚刚建立的比迪公司,可以给李卫东带来上千亿的利润。

    事实上以李卫东知晓未来的能力,随随便便投资几家公司,弄个世界首富当当根本不是问题。

    但李卫东却更喜欢踏踏实实的搞实业,做一个真正的实业大亨,而不是金融或者投资领域的投机者。

    玩金融或者搞投资,的确可以迅速的赚大钱,但李卫东觉得,实业才是根本。没有实体支撑的话,金融也好,投资也罢,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戏而已。

    而李卫东之所以投资比迪公司,也并不是为了获利,他是真的看中了比迪公司的电池业务。

    充电电池是小家电未来发展的趋势,李卫东需要一个稳定的充电电池供应商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富康工程正在研发的仓储叉车,以及富康农机以后乣做的微型农机,也是需要用到电池的。这些比亚迪都能提供。

    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,充电电池这个行业基本上是被日本企业所垄断的。

    三洋是充电电池行业的老大,松下、三菱等紧随其后,即便是欧美国家,也要从日本购买充电电池。

    在当时,充电电池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镍镉电池。

    然而镍镉电池里面含有镉元素是有剧毒的,镍镉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,回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污染。

    因此日本决定在本土停止生产镍镉电池,将镍镉电池的产业链外移到其他国家,日本本土则转而研发和生产其他类型的电池。

    就比如丰田一直在研发的氢燃料电池,便是镍镉电池停止生产后的产物。

    丰田汽车始终认为,氢燃料电池是未来发展的趋势,所以=在氢燃料电池上压了重注。

    由于丰田在氢燃料电池方面的领先,导致丰田垄断了氢燃料电池领域大部分的专利,这也形成了一个技术壁垒,使得其他企业无法进入到氢燃料电池领域。

    丰田打的好算盘,是想通过垄断氢燃料电池的技术,来占据新能源汽车的主导权,甚至垄断整个新能源汽车的领域。

    然而丰田建起来了的氢燃料电池的技术壁垒,却使得其他电池企业转而去研发其他种类的电池,比如各种类型的锂电池。

    结果就是特斯拉横空出世,改变了汽车产业的格局,然后做新能源车的企业开始模仿特斯拉,一个又一个的冒出来。

    欧美老牌车企同样不甘示弱,利用自身积累的技术,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。

    丰田一直握在手里的氢燃料电池,反而成为了无人问津的东西,氢燃料电池的各种专利也就成了摆设。

    所以技术垄断未必是一件好事情,特别是当技术壁垒形成时,必然会引导新入局的人寻找其他的捷径,而一旦新的捷径被找到,往往会颠覆整个行业。

    言归正传,日本决定在本土停止生产镍镉电池,有环保的考虑,也有产业升级的考虑。而这也给了其他国家机会。

    东南亚的亚洲四小虎国家,就从日本接收到了很多镍镉电池的产能。

    而在中国,诸如比迪这样的企业,也将目标锁定在镍镉电池上,希望可以填补日本企业留下的空白。

    不过在竞争层面上,当时中国企业是处于劣势的,毕竟技术要落后于人,而亚洲四小虎吸引了日本的投资和技术,大部分都是日本企业直接去设的厂,因此在技术上是领先的。

    可偏偏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了,整个而东南亚的经济彻底崩盘,日本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镍镉电池项目,也都凉凉了。

    而中国企业则趁势崛起,迅速的弥补了市场的空缺。

    所以对于比迪公司而言,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,是一个分水岭。

    1997年以前,比迪靠着给一些亚洲二线手机品牌做贴牌代工生存。

    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,摩托罗拉、京瓷、创科,甚至自己就能做电池的松下,都成了比迪的客户。

    比迪仅用了五年的瞬间,就做到了三洋电池八成的产能,成为世界第二大充电电池供应商。

    算起来比迪的崛起,与日本自废武功也是有关系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