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49和仇兴华道别-《宦海风云记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会议结束后,省委书记仇兴华和省长李玮青并没有马上返回省城南江,而是不约而同的滞留了下来,显然,仇兴华要满足常宁单独见他的愿望,而李玮青作为即将上位的新省委书记,也有话交待市委书记余文良。≧

    常宁亲自驾驶越野车,载着仇兴华到了锦江河边。

    “我们下去走走。”

    锦江河,是西江的支流,源于锦江市万锦县山区,流经锦江市三县两区,锦江河横穿锦江城而过,两岸山水风光秀丽,名胜古迹星罗棋布,令人目不暇接,在滔滔东逝的锦江河上,有一浮桥飞渡两岸,连接南北,势若长虹,这就是锦江河上著名的景点之一,锦水翔虹,它的出现已有1ooo多年的历史,宋代苏辙曾有诗云,虹腰宛转三百尺,鲸背参差十五舟,今天,该桥虽有变迁,但古朴风貌犹存,仍不失为一绚丽的风景。

    站在锦江河的浮桥边,极目楚天,仇兴华久久不忍收回自己的目光。

    “小常,这是我第八次踏上浮桥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是第二次,我要向您学习。”

    仇兴华说道:“我警告你小子,哪怕锦江市最有钱,也不能用水泥钢筋来代替浮桥,这是锦江的历史,你要是灭了它,锦江的老百姓就会灭了你。”

    常宁陪着笑脸忙道:“您放心吧,我对历史也非常敬畏。”

    浮桥,古时称为舟梁,它用船舟来代替桥墩,故有浮航、浮桁、舟桥之称,属于临时性桥梁,锦江浮桥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杨吴乾贞二年,即公元九百二十八年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取名永安桥,位于城隍庙前,十三舫,比舟为梁,铁揽绳牵,随波升降,宋太平兴国七年,即公元九百八十二年时,增为十四舫,后又增为十五舫及至二十四舫,一五一四年时,在桥两边装上栏杆,浮桥两岸建起石码头,改名为迎仙桥,清康熙八年,即一六六九年,经修缮后改名为锦江桥,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锦江桥两次被毁,一九五一年,锦江浮桥修复通行,桥长共一百六十一点八五米,共由十四厢四十只浮船组成,此后桥三年一小修,五年一大修,始终是锦江河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,浮桥边,每年都会举办龙舟大赛,至今不衰,宋代苏辙曾有诗云:父老不知招屈恨,少年争作弄潮游,长鲸破浪聊堪此,小旆迎风殊未收。

    踏桥而行,迎风漫步,仇华兴显得兴致勃勃,“小常,听说你是天上事晓一半,地上事全知道,那我今天要考考你了。”

    “嘿嘿,虎藏威犹在,大官压小官,您老人家眼瞧着就是京机大员了,该操心的是国家大事,这临走了还要为难我们这些后生小辈,就不怕传将出去贻笑大方吗?”常宁挽着仇兴华的胳膊,涎着脸笑道。

    仇兴华仰头大笑,“哈哈,人走楼空,我不怕,但是你怕,因为你是锦江市的父母官嘛。”

    “得得,您就为难我吧,大不了我无地自容,跳到这锦江河里喂鱼去。”常宁跟着笑道。

    仇兴华收起笑容,忽地念道:

    “蔼蔼芳林,有集惟岳。”

    常宁听得心里一乐,幸亏有王彬指点,临时抱了一下佛脚,不然又要让老头子笑话了,他故作思考状后,才慢慢的接道:

    “亹亹明哲,在彼鸿族。”

    “沦心浑无,游精大朴。”

    “播我徽猷,□彼振玉。”

    “彼玉之振,光于厥潜。”

    “大明贞观,重泉匪深。”

    “我有好爵,相尔在阴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