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2章 机场偶遇-《穿在1977》
第(2/3)页
之后艾森豪威尔发表声明,说要发布一台中文打字机献给所有的华人。可惜说完以后就没有了下文。
另外在1947年,IBM也发明了华文打字机,这台机器收录了5000个汉字,键盘是四排0-9的数字键,需要同时按下4个数字编码,才能调出对应的文字,可是记忆这些文字编码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,虽然有些天才能记忆这么庞大的数字,却无法得以普及。”
(IBM电华打字机,电华是电动华文的意思)
他转身看着陈凡,脸色满是不解,“历经半个多世纪,有多少人才、多少资本投入无数精力,都没能彻底解决汉字的输入问题,真就像你说的那么简单?”
陈凡笑道,“这不是简不简单的问题,而是思路不同。
前人研究汉字输入法,无一不是通过字根字形来进行检索,而汉字千变万化,与西式键盘有本质上的不同,如此一来,就算能发明出如‘明快打字机’这种非常接近实用的机器,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继续改进、推广它。
而我现在的思路,是利用已经非常成熟的‘拼音’,来进行汉字的检索。拼音字母与英文字母完全相同,这就意味着可以直接嫁接在已经逐渐成熟的微型电脑上面,不需要像从零开始那样投入巨资去研发。
另一个,微型电脑的扩展性,又为这种嫁接提供了可行性。
所以,只要能够解决汉字在屏幕上如何显示的问题,再研发出一种‘汉字扩展卡’,就能实现在电脑上打汉字。”
说完之后,他两手一摊,“但是我也只能提供思路,具体如何去解决,还需要您回美国之后,找人去研究。”
昨天他听说Apple II可以扩展内存,还有8个扩展插槽,当时就想到了一个东西,汉卡!
汉卡这东西的出现,主要源于两点。一个是早期的电脑没有傻瓜式的操作系统,同时自带的程序只有英文,国人想要通过微机处理文档,几乎不可能,但是又有这方面的实际需求,怎么办呢?
那就自己做。
将汉字系统集中在一张扩展卡上,再连接上电脑,就可以使用汉字处理文档。
而这种扩展卡模式还有另一个好处,那就是尽量少占用电脑自身的内存空间,不影响电脑的使用性能和效率。
汉卡出现之后,在国内几乎成了电脑标配,谁要是买了电脑还不配个汉卡,那就跟买了锅却没买锅铲一样,只能对着电脑发呆。
直到90年代中期,486微机性能“飙升”,再加上Windows 3.2操作系统,就可以很好地支持汉字处理,完全不需要汉卡的辅助,更没有附加成本,汉卡这才退出历史舞台,成为老古董记忆的一部分。
如果不是陈凡在大学里听老师讲古,说到过这个东西,他一个95后跟汉卡可以说毫不相干,更别说还能给出思路,让周正东回美国后找人研究。
现在自然是拿来主义,就看老舅给不给力。
周正东心里还是有些没底,虽说英文字母和拼音字母相同,可是拼音不代表英文,想要使用拼音输入法,也还是要重新学习拼音呐。
不过到底是外甥拜托他的第一件、也是唯一一件事,自然一口答应下来。
同时他心里也清楚,万一要是外甥的思路是对的,真的研究出了汉卡,那仅仅凭这一样东西,外甥就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。
除了内地之外,包括港澳台在内,海外华人数量高达四五千万,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需要这个东西,那得是多高的价值?!
几亿美元有没有?!
何况这种电子产品属于消耗品,坏了之后就得换,钞票源源不断,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。
哦,对了,外甥手里还有个西幻的创意,那又是一只金母鸡。
啧啧,这是要办养鸡场啊!
而陈凡对拼音输入法有很大的信心。
后世的五笔输入法是怎么被干没的?就是因为五笔要背字根,而只要是学过拼音的人,拿着键盘就能用拼音输入法。
况且学拼音很难吗?几岁大的小学生都能用几天时间学会,一个大人需要多久?
用一两天时间学一套拼音,就能使用简单便捷的电脑中文软件,还需要考虑什么?
周正东最后在笔记本上记录,同时说道,“既然是拼音输入法,那肯定需要一个懂拼音的人,这个我看看能不能在美国那边找到,不行的话,就只能对着新华字典研究。
再就是海外用的是繁体字,内地用的是简体字,到时候还要搞两个字库出来。”
陈凡点点头,又提醒了一句,“我给您的新华字典还是一简字,现在国内用的是二简字,二简字还不成熟,做字库的时候就不用考虑了,直接用一简字就行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