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詹徽瞥了刘三吾一眼,心说你这老狗也是糊涂,这般年纪了,难不成还猜不到陛下的心思。 就算是你猜不透,那也得好好的思考一下,当初胡惟庸为何会败亡,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吧。 詹徽并未回答刘三吾的问题,反问道:“刘大人以为,逆贼胡惟庸,为何会被陛下诛杀?” 刘三吾冷哼一声,道:“自然是欲要谋反逆天,行不臣之事,陛下英明神武,哪会被这等奸贼蒙蔽。” “是,也不全是。” 詹徽扫过左右,与几位臣工边走边说,声音并不大,道:“诸位大人,只需要好好想想,为何当初胡惟庸权倾朝野,惹得满朝文武不喜,陛下却并未治罪。而导致胡惟庸被杀的,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马夫的死,就足以明白了。” “詹大人的意思是……” “我没有任何意思,诸位大人自己思量便是。你我这等做臣子的,为陛下分忧解难是应尽的本分,决不可有其他心思。” 刘三吾大为不喜,道:“说便说,不说便不说,何必这般藏头匿尾。” “在下言尽于此。” 詹徽不欲多言,急匆匆的走了,他还需要起草诏书,没那么多时间废话。 其余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也都拱了拱手,坐轿子离开。 官轿内,杨靖思索着詹徽方才所说,眉头紧皱着。 与其他人不同,杨靖乃是正儿八经的平民出身,在官场之内,可没有詹徽那么多的资源。 但是他依旧凭借着自身的能力,做到了刑部尚书的位置,其中辛酸,自不必为外人说。 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青云直上,杨靖头脑敏锐,颖悟异常。 他作为刑部尚书,更能接触到此案的一些细节,此刻联系起来,心中登时明白。 胡惟庸案,看似是陛下清理了一个权倾朝野的开国功臣,实际上,最终的矛头指向的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丞相制度。 从春秋战国开始,丞相制度就有了一定的形制,随着时间的流逝,丞相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。 胡惟庸身为中书省丞相,总揽国家大事,几乎所有的奏折,都会经过他手。 第(1/3)页